正如
正如雇主在疫情期间适应了远程工作一样,当员工表示自己身体不适时,他们应该相信他们,而不是要求他们提供证明。
温思罗普·黄

医疗证明(MC)作为疾病证明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但在新加坡却尤为重要。
这里的大多数员工在获得病假和康复休息时间之前都必须咨询医生并获得 MC。
虽然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似乎是确保所批准的病假合法的合理步骤,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会带来不必要的举证负担——这是一种耗费时间、金钱和资源的行政步骤。
在当今这个时代,现代在家办公文化已经存在,远程医疗也触手可及,我们是否应该质疑我们有些过时的“MC 文化”的优点了?
根据《雇佣法》,新加坡人有权享受14天的带薪病假。很多情况下,如果员工生病只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就能恢复健康,那么仅仅为了获得病假证明就必须去看医生,这似乎有些过分。更糟糕的是,在报销医疗费用和批准病假之前,要求提供病假证明,这体现了斤斤计较和缺乏信任。
然而在新加坡,这却是常态,尽管政府在疫情期间发布了警告,指出雇主不应该要求感染新冠肺炎的员工提供医生证明才能请假。
在世界其他地方,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在英国,员工如果身体不适,可以自我证明并请假,无需提供疾病证明。
这依赖于主管和员工之间的双向信任和诚信体系,员工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健康需求,并在身体状况良好时返回工作岗位,而不会因为请太多假而给不得不承担额外工作的同事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在新加坡,这种“全有或全无”的病假制度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过时的做法,需要重新审视。正如疫情颠覆了沉闷的企业旧规,引入了新的、进步的工作方式一样,这种要求病假经理(MC)的文化也应该被废除。
企业如何管理灵活的工作安排或许颇具启发意义。疫情爆发前,远程办公并不常见。雇主们对此避之不及,担心员工在远离办公室中层管理人员监督的情况下可能会偷懒。
但如今,远程办公已成为许多工作场所的常态。远程办公不仅方便员工,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人们不必总是花费时间和金钱往返于家和公司之间——而且数字工具的兴起也促进了异步工作中的沟通。
当我们考虑抛弃 MC 文化时,同样的因素——便利性、生产力、信任和技术——也在发挥作用。

科技提高了效率,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便利。如今,新加坡市场上的电子药房可以提供常见疾病的医疗咨询,例如普通流感、腹泻和湿疹。对于症状较为复杂、严重的患者,还可以安排医生进行远程会诊。
这些科技赋能的服务让人们跨越了物理距离,将医疗保健服务带到了前所未有的触手可及的地步。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重要处方药的当日送货上门服务。
技术、远程咨询和送货上门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自我护理,特别是对于时间紧迫的在职专业人士而言。
新冠疫情也提醒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新加坡的药房每年配发超过6000万份药品,卫生部计划利用技术管理来自多个渠道的订单,以便配送到全国各地的家庭。这减轻了医疗系统的压力。
同样,当工作人员停止前往综合诊所或全科医生处获取 MC 时,初级保健专业人员可以花更多时间照顾真正需要他们专业知识的患者。
废除 MC 的呼声常常伴随着对滥用、旷工和道德风险的担忧。然而,正如在家办公时偷懒很容易被处理,只要系统正常运转符合每个人的利益;同样,害群之马也会很快被发现并付出代价。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废除医保卡和纸质病假证明,更多地关注那些患病者的紧急医疗需求。这始于信任,它更高效,它由科技赋能,只要我们改变旧有的思维模式,它就有可能实现。
Winthrop Wong 是电子药房 Glovida-Rx 的创始人。
要查看文章的其余部分,请前往 海峡时报(仅限订阅者)。